前言
不知道大家在9年前,也就是2015年的時候,有沒有進戲院看過 Inside Out 玩轉腦朋友 (腦筋急轉彎)呢? 就算沒有看過,相信大家也對"呆萌可愛的"阿愁(Sadness, 憂憂)和"活潑開朗的"阿樂(joy, 樂樂)有一定的印象。
在 Inside Out 1 中,主角韋莉(Riley)剛滿11歲。以快樂為主導、無憂無慮的她迎來了人生中第一個"大轉變"– 搬家。
對的!她跟著父母從"明尼蘇達州"搬到了"三藩市",離開了自己熟悉的城市、學校、朋友,面對了很多從未有過的困難和壓力。她在一連串事件中慢慢成長、慢慢學習如何表達跟接納自己的情緒、慢慢適應了新的環境,重獲快樂跟自信。
另一邊箱,韋莉腦中的"情緒專員"們:阿樂(Joy)、阿愁(Sadness)、阿驚(Fear)、阿燥(Anger)和阿憎(Disgust)也經歷了一場冒險 — 在一場意外後,阿樂和阿愁,連帶著"核心記憶球"(主宰性格的重要記憶)一起掉出了"大腦總部"(情緒專員們控制韋莉情緒的地方)。這不但使韋莉無法感受到快樂跟悲傷,還讓她失去了主宰性格的核心記憶。
為了韋莉,阿樂和阿愁在腦中展開了歷險,也開始了自己的成長之旅。
該電影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,以全球8.57億美元的票房震撼世界,也震撼到了當時年僅10歲的我,成為了我愛上心理學的契機,也令我早早開始思考如何與自己相處,可謂是我的啓蒙之作。
還記得當年從電影院走出來,哭得"一把鼻涕兩行淚",然後連夜把WhatsApp的個性簽名設為"真正的快樂就是懂得悲傷"的自己(念舊奶奶都要出來了T^T)
總而言之,Inside Out一直都是我最喜歡的迪士尼(Pixar)電影。在今年初(大概2024年1月?)知道會有續集開始,我就已經在期待這部"耗時9年"的Inside Out 2了!
所以啊,我們當然要寫一篇影評啦!(作為我們這個blog page,除了自我介紹外的第一篇文章!)
雖然我不是心理學家,也不是一個"迪士尼博士",可能不像其他人一樣,能做甚麼"分析Inside Out 2 的心理學元素"或者"Inside Out 2 彩蛋盤點",但還是讓我來説一下自己對電影的主觀感受吧!
Inside Out 2?先來一個簡介吧!
以防大家對這部電影毫無概念,我還是先放一個官方的trailer吧!(侵權刪)
原連接就放在這囉(上面的影片看不到的話,也可以點下面><):
1.粵配 2.英配
這次的劇本也是挺簡單的:
在Inside Out 1 中11歲的韋莉,轉眼便步入了13歲。
步入青春期的她情緒發生了巨大的變化–除了情緒反應變得更大、更强烈之外,還出現了4個新情緒:阿焦(Anxiety)、阿羨(Envy)、阿尷(Embarrassment)跟阿厭(Ennui)(好吧……算上念舊姐的話就是5個……)
在一次冰球比賽後,韋莉以及她的朋友被當地一支最優秀的冰球隊伍"火鷹隊"的教練邀請參與為期3天的訓練營。加入火鷹隊是韋莉的夢想,而在訓練營中表現出色=有機會加入自己夢想的隊伍(想當然,事情沒有這麼簡單順利啦!)
而在大腦中,為了令韋莉能成功加入火鷹隊,並融入火鷹隊的成員們,新情緒們都大顯身手!(特別是阿焦,我們這次的主角!)
但新情緒們跟"元老情緒們"因想法的不同而起了爭執:以阿焦為首的新情緒認為,只有當韋莉融入新環境,加入火鷹隊,她才會開心,才能成為更好的她;以阿樂為首的元老情緒們卻認為只有享受"跟朋友一起打冰球的時光"的韋莉才是真正的她。
在一次爭執後,元老情緒們和韋莉的"自我認知樹"被阿焦送出了大腦總部。為了幫韋莉找回自我,不被焦慮完全控制,元老情緒們踏上了找回自我認知,並回歸總部的旅程。
優點
1.心理學元素
相信大部分人看到Inside out 2的預告後都會期待說:"它會如何展示心理學知識呢?"
甚至在電影開播前已經有不少心理學博主和YouTuber在分析那些"新情緒們"的功能和意義,還有預告的細節了。
看完電影後,不得不説啊,是有被驚艷到的。無論是展現青春期的情緒變化、微表情在社交時的影響、否認的心理防禦機制,還是本片的一大元素:焦慮上,都能看出製作的用心。(真的是越看越多彩蛋!如果有條件/時間的話,真的很推薦多刷幾遍/看看不同的解說!)
新情緒?為何需要他們?
説實話,有看過Inside Out 1的人在看到他們要加新情緒的時候,應該也跟我一樣有過這樣的疑問:
"等一下,雖然有新角色是很開心啦!但你們上一集的結尾不就建好了一套新的情緒系統了嗎?當兩個情緒一起按控制台,就會出現’混色記憶球‘,組成更複雜的情緒,不是嗎?為甚麼還要加新情緒啊?而且韋莉的父母也沒有這些情緒,不會很不合理嗎?"
不過看了一些說法後,我也總算是接納這個設定了。
説法一:新情緒們是"青春期專屬"
大家應該已經聽過了,這也是一個官方説法(青春期警報響起後,新情緒們便出現了)。
導演自己的孩子就是一名青少年。通過觀察整理,以及與心理學顧問的討論,導演最終選擇了加入"焦慮、羨慕、尷尬、倦怠"四種情緒,去更好的展現青少年的心境。(原始情緒們已經不足以展現青春期複雜的情緒變化了)
新情緒們代表了青春期時面對"未來、人際關係、自我定位"等問題時焦慮的心境。隨著人的成長,我們漸漸學會與自己以及世界相處,這些焦慮也就"退休"了。
説法二:新情緒們是"社會情緒"
社會情緒(social emotion)是指"由他人的思想、情緒、行為所引發的情緒",例如尷尬、嫉妒、內疚等。與混合記憶球所代表的複合情緒不同,社會情緒是建基於社交、受他人影響而產生的(不止是比較複雜喔!)
隨著人的成長,我們的社交意識、比較意識漸漸加强,社會情緒也就日漸成熟,並在青春期達到頂峰,形成 Inside Out 2 中首度亮相的新情緒!
所以本集登場的情緒們,在功能跟定位上,都是跟上集的前輩情緒們有所不同的><!(老情緒們比較像是原始情緒(Primary emotions),也就是我們在面對一個情況時最直接、最本能的情緒反應。)
2. 對焦慮的詮釋及演繹(以及優秀的劇情)
好吧!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,在看到阿焦的設計時就已經忍不住大叫:對對對!焦慮!這簡直就是焦慮本焦好吧!
你看,這興奮到顫抖的小手、突突的眼睛、像小狗(吉娃娃)一樣的尖叫聲,還有那種對未來的病態執著!(以及一不小心就把事情搞砸了的特性……)這簡直就是焦慮的化身啊!
焦慮vs快樂,樂觀與悲觀、未來與當下
要説 Inside Out 2 中最重要的主綫,那就一定是阿樂和阿焦的"對抗關係"。
從阿焦出場開始,阿樂和阿焦就已經處於某種對抗關係。阿焦是看重未來的,而且是未來中可能會出現的危機(就像他説的:我負責計劃將來);阿樂則是看重現在,看重當下的快樂以及樂觀的未來。
不少看了電影的人認爲阿焦實在是搞太多亂了,有些喜歡不來。但仔細想想,我們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?
為了避免未來失業,而去選擇自己不那麽喜歡的專業,早早開始實習;為了避免成為"獨行俠",而去參加自己不喜歡的聚會,用盡全力融入大家。
當你腦中出現這些念頭,你會選擇責怪你腦中的阿焦嗎?
其實無論是悲觀的焦慮,還是樂觀的期盼,也只是我們對未來的猜測和幻想罷了。焦慮跟期盼,看似是兩個極端,卻又意外的相似。
那麽,你會如何選擇呢?
在焦慮和迷失中成長的我們
為了創造"新的韋莉",阿焦把焦慮的記憶球放到了形成自我意識的地方。
"我還不夠好"
出現的自我意識卻是這句話。
相信看過電影的人都感受得到,這句對白有多衝擊。
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,我整個人都呆住了。我就這樣,呆坐在電影院的椅子上,一時之間反應不過來。
回過神來,情緒一下子就從酥酥麻麻的心臟湧上腦袋:原來一直卡在我心中的刺,就是這個啊!
後來看了其他人的討論,才知道,原來這同樣是很多人心中的刺。(這絕對就是整部電影中最精警有力的台詞了)
當我們開始與身邊的人比較、開始想象自己的未來、開始知道其他人會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自己,我們的内心或多或少都會出現這樣的想法:我好像不夠好……我必須更努力才行……
或許我們的確會因爲焦慮而丟掉一部份自我,變成自己也覺得陌生的樣子。
但或許,成長就是這樣呢?我們就是會焦慮、就是會改變、就是會迷失。而所有的迷失,都是在為"更好的自己"鋪路。
那些迷失過才會懂的事
來到了電影中最感人的一幕:韋莉在緊綳的情緒狀態下參與最後一天的冰球友誼賽,在"我不夠好"的自我意識之下,韋莉連續出現失誤,被罰下場。
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終於落下,韋莉經歷了人生中第一次"驚恐發作"(panic attack)。
驚恐發作,或者說"恐慌發作",是一種突如其來的恐懼侵襲。當一個人長期處於精神緊綳的狀態,就有可能發生panic attack,出現心跳加快、呼吸困難、顫抖等生理反應,感覺自己快要失控,甚至死去。
情緒們合力把那個負面的自我意識扯掉,試著把那個舊的自我意識(我是個好人)重新安上,卻無法阻止陷入焦慮漩渦的韋莉和阿焦。
直到阿樂看見發光的控制台,她才發現無論是"我不夠好"還是"我是一個好人",都已經無法定義現在的韋莉了。
"我們不能選擇……韋莉會成為誰。"
阿焦這樣說。
阿樂拔下了舊的自我意識,新的自我意識出現了:"我很自私""我很友善""我不夠好""我是個好人""我需要融入""但我想做自己""我很勇敢""但我也會害怕"……
在經歷自我懷疑和迷失後,大家終於明白,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、正面的還是負面的,都是韋莉。大家一起擁抱了韋莉,所有情緒都愛著這個複雜又真摯的女孩,愛著他們的孩子。
本人在青春期時也經歷過類似的事(好啦,也沒多類似,只是感受上相似而已)
那時候,我想的是"或許我應該把過去的自我認知推倒,把不穩的大廈拆掉,才能建成新的、更高的大樓,建立更好的我"。
這一幕,也算是把我心中所想的事化成了畫面。但它又像是在提醒著我,就算是脆弱不穩的一面,也是自我中重要的一部份。
還有,就算是最孤單的時候,你的情緒都在愛著你。
迷失、孤單、脆弱,其實都只是在提醒著我們,要去愛自己、要去接納自己平日忽略的一面。
(哭了T︿T 竟然還可以在2024年的迪士尼看到劇情如此用心的電影)
3. 優秀的作畫
這點啊,應該是看過預告的人都知道的吧(笑><)
單論自我意識樹以及情緒們的精緻造型,就已經足夠打高分了吧?(其實作畫一般都不會是迪士尼的問題啦!就是忍不住要誇一下而已!)
不過我一定要重點誇一誇Panic Attack那段作畫–這導演不會真的經歷過驚恐發作吧?因為真的超有帶入感啊!突然靜下來的配樂、只有心跳聲的幾分鐘、漸漸收窄的鏡頭、刻意的畫面模糊、韋莉的身體動作……全都在把我們拉進韋莉的視覺,充滿代入感。
我自己也經歷過一次驚恐發作,雖然不是很嚴重、也不是持續了很久,但印象也是挺深的:
你會感覺自己的身體異常敏銳,像是能感受到心臟跳動的位置、感受到血液的流動、感受到眼淚在打滾,但似乎又不是真的敏銳–不然為甚麼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好像消失了一樣?好像只剩下自己了,好像只剩下焦慮了。但你又知道這不是現實。你還要忍住不哭、還要盡快回去上課、回去工作呢!
看到Inside Out 2竟然選擇了"驚恐發作"這一個題材,我其實有一點驚訝,但更驚訝的是他們竟然詮釋得這麼好、這麼真實。我也是一下子就跟韋莉共情了:
當看到她的情緒漸漸平復,慢慢重新感覺到身邊的環境,我也忍不住笑了起來。
痛苦過後,陽光打在身上、細碎的聲音傳入耳朵、木頭的觸感再次真實起來,連身體也變得輕盈,一切也變的可愛動人–那種近乎"劫後餘生"的感覺,是很難用文字去形容的。
但Inside Out 2就是做到了,把深刻的情感用最美的畫面表現了出來。
無論大家怎麽想,這也會是我心中"整部電影最美的一幕"。
略顯可惜的地方
雖然我真的很喜歡這部電影,但還是要說一下我心中稍有不滿意的地方啦!( ˘•ω•˘ )
1.除了焦慮的情緒,都有點冗員
雖然新情緒們的外貌設計和選擇都很好,Inside Out 1中著墨沒那麽多的阿驚、阿燥和阿憎都因為跟著阿樂而擁有了比較多的戲份,但感覺整部電影都聚焦於阿焦身上,以至於有點忽略了其他角色,顯得有一點"冗員"。
例如上集主角阿愁,這集的戲份就比較少了。
但更大的問題是新情緒們也沒有太多表現機會(或許是基於阿羨、阿尷和阿厭與焦慮情緒的緊密關係,顯得他們總是在附和阿焦的話?)
特別是阿羨,其實是可以多著墨的(同樣的問題都有出現在與阿樂同行的阿驚和阿憎身上,也是缺乏了個人亮點,不過沒那麽明顯)
不過為了把篇幅留給更重要的主題,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2.整體想象力沒有第一集好
Inside Out 2的主要創意點其實在預告中就已經出現得七七八八了:諷刺谷、頭腦風暴、意識流、微表情、自我意識、新情緒,基本就是這些了。
其實"秘密銀行"的部分挺有趣的,兒童動畫角色" 波波"、游戲角色"蘭斯"、以及"黑歷史"這三個配角為劇本的有趣性加了很多分。
但如果你期望Inside Out 2會像前集一樣,花大量篇幅去進行對大腦内部的探索(也就是開一些"新地圖")那你可能會有一點失望啦!個人認爲這集更集中於韋莉以及她的成長,而非世界觀的展現,是一個更現實和"大人"的風格。
就像導演說的,這部電影是拍給"我們的孩子"看的,也就是當年去看了Inside Out 1,而如今經已長大成人的"孩子"。
所以客觀來説,這次的想象力就沒有上一集那麽精彩了。
3.想要看到更多韋莉爸爸媽媽的戲份!
其實我有一點驚訝於Inside Out 2中沒甚麼韋莉父母的鏡頭,因爲父母在Inside Out 1中也算是佔了不少戲份(甚至有一條宣傳片就是韋莉與父母在餐桌上吵架的場景)。可能就如電影中說的一樣,"家庭島"縮小了吧?
如果可以看到青春期的韋莉如何與父母相處,看到韋莉爸爸的情緒們因爲女兒的焦慮情況而亂作一團的樣子,而韋莉媽媽的情緒們則不斷吐槽老公的表現,應該會很有趣吧?
個人覺得迪士尼會再出一個小影片,專門去補充韋莉父母的故事(就像那個"韋莉的第一次約會"小短片一樣)
希望真的能看到吧><
總結
總的來說,雖然有一些小缺點,但我還是很喜歡Inside Out 2這部電影啦!(當然,感覺這部續集并沒有超越Inside Out 1)
我在7月12日,電影剛在香港上映時已經跟家人看了一遍(粵語版),後來又和朋友看了一遍英語版,發現這部電影是真的"越看越好看"。
本來7月就已經打算出影評了,怎料越打越長,最後就拖到8月了呢(還要是8月尾!真的對不起了!)
但我很開心,最後還是完成了。
如果大家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的話,也可以多多關注我接下來的文章喔!(大概1-2星期會更一篇吧?)
也可以去看一下我的自我介紹文><
今天就先這樣吧!Sea You><~